第182期“喻見生涯”講座圓滿舉辦
發布時間:2024-04-03 11:05:50
(通訊員:魏琴、馬郢雪)3月26日晚,第182期“喻見生涯”講座于大學生活動中心B513順利舉辦。本次講座邀請了中興通訊華中區人力資源經理夏文杰,以“通訊行業發展趨勢與職業規劃”為主題,向廣大同學介紹企業求職技巧并解析崗位職責。活動由學工部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舉辦、電子信息與通信學院承辦,就業中心周丹、甘圓圓以及全校百余名學生共同參與。

夏老師精心準備、循循善誘,以“烽火戲諸侯”典故引入,生動講述從古至今人類通訊方式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激發同學們的興趣。結合“5G、物聯網、AI、云計算”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夏老師鼓勵同學們積極投身到國家重大發展領域就業,他表示:“現在的通訊技術已經成為國家間的一種利益博弈,未來5G將成為國家管理、城市運轉、企業生產、個人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技術支撐,創造一個全新的數字環境,其不僅會影響未來幾十年各國的經濟發展,還將重塑各國的國家競爭力與國家安全。”
立足企業人才需求端導向,夏老師進一步回應同學們的訴求,以中興通訊為例,重點介紹了企業的人才需求、能力導向、以及面試的側重點。他建議同學們:“作為求職者,要學會用價值強化興趣,用能力對換價值,把興趣發展為能力,經歷“認知自我、調研職場、能力提升、尋找機會、目標實現”五大環節,匹配到更加適合自己的行業和崗位。”夏老師還指出,企業不僅會關注專業知識方面的情況,還會在面試中著重關注綜合能力,并且通過“應聘意向、價值觀、團隊合作、主動性”等各方面來考察面試者的學習能力、合作意識以及與公司的匹配程度。
圍繞職場規劃,夏老師從“有什么、憑什么、要什么”三個方面展開。“有什么”是針對現今市場行業和崗位的深入解讀,幫助在場同學對未來入職就業方向錨定一個更為清晰的認知。“憑什么”則是針對自身的思考,夏老師希望在場同學可以正確認知個人的核心資源和職業興趣,求職的過程中要找準自我定位,最大化突出自身優點。而“要什么”則是對職業價值觀和現實因素的評估,夏老師向大家發問“你希望四十歲的自己是怎樣的生活狀態”,這一問題引發在場同學的深刻思考。此外,夏老師對同學們提出了許多誠懇的建議:“希望同學們加入公司后能有個人未來發展的規劃,與企業共同成長”。他還強調:“主動性較強的同學在入職后往往更優秀,有更強的競爭力,希望同學們能夠提前去鍛煉自己。”
提問環節,大家踴躍舉手交流,夏老師針對性的提出了建議:一是盡早樹立職業目標,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化被動為主動,提前制定規劃;二是在做好學業的同時積極參與實習,多個含金量高的實習將為簡歷增分不少;三是注重提升內在能力價值,不局限于“唯學歷論”,如果個人能力足夠優秀、能夠創造價值較大,學歷將僅僅是參考項而不是必要項。

據悉,“喻見生涯”職場精英講堂由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辦,至今已經舉辦182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以引導大學生實現自主選擇發展為落腳點,實施“強引領、有組織、高質量、精細化”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持續開展一系列的生涯教育活動,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提升自己,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