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期企業人士進課堂——“職業展望”
發布時間:2019-04-10 17:09:02
2019年4月9日晚,企業人士進課堂活動在西五樓407舉行。我校邀請到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際高級人才測評師周冬寧老師以“職業展望”為主題,走進我校《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課堂。
周冬寧,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際高級人才測評師,熟悉人力資源六大模塊,從事人力資源招聘行業十年以上,曾供職于大型國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現任職58集團中華英才網華南區校園渠道總監,負責校園招聘工作。每年參與眾多全球500強及中國百強企業校園招聘甄選過程,并參與面試甄選過程。
課堂初,周冬寧老師跟同學進行了一個互動,通過“賓果式介紹信”游戲的方式使同學們互相交流合作、建立溝通橋梁,從而引出了職業生涯規劃中要知己知彼的原則。
提到知己知彼,周老師認為,知己就是自我分析(目標取向和能力取向),了解自我的興趣、專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體質、價值觀、思維方式、擁有的資源等。知彼則是環境分析(機會取向),了解社會的職業需求、職業聲望、社會人際環境、社會制度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等。只有充分了解自我與環境以后我們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隨后她又從就業主觀因素進行分析,分為定位、就業競爭力、心態三個方面,首先定位方面要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要確定自己的就業方向及目標,千萬不要眼光過于高,超出自己的能力。其次在就業中就業競爭力是很重要的,你如何在眾多大學生中具有競爭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大學期間向著自己根據自己的定位,多參與取得一些與自己目標職業相關的成績、證書等,這樣會提升你的就業競爭力,最后在就業中最重要的就是心態,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面對求職,不要對工作的期望和要求過高,被拒之后要重新調整心態,積極面對面試。
之后周老師對今后就業的熱點進行了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得出,最近兩年的就業熱門還是互聯網行業和金融方面,而原來沒有進入過前四名的制造業也不斷地增多。然后她對大學生最佳雇主的模型進行了分析,模型主要分為四個維度公眾影響、工作收益、企業文化、職業發展。通過這四個維度分析了大學生在就業時應當考慮哪些方面。
最后,周老師向學生解釋了自我規劃五步曲:我是誰?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目前的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做什么?我的職業與生活規劃是什么?說明如果想要做好自我規劃就要先回答完上面五個問題,才能夠正確的進行自我規劃。
周冬寧老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了許多關于就業與職業規劃的原則與技巧,讓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獲得了知識,對自己職業規劃有了新的認知。
據悉,本學期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自我認知與生涯規劃》兩門公共選修課、共15個課堂,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所有課堂均被選滿。為幫忙同學們近距離接觸職場世界、拓寬視野和提升職業素養,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將陸續邀請邀請優秀的企業人士走進每一個課堂。
職因有你,協心同行
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