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學長學姐說——保研專場”順利舉行
發布時間:2019-04-19 11:41:13
4月16日晚,“聽學姐學長說——保研專場”在大學生活動中心B201順利舉行。本期活動邀請到了來自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現已保送至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及應用電子技術系的馮成學長和來自管理學院現已保送至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周斯琦學姐。來自全校各個年級的30余位同學參加了本次活動。
馮成學長以“做好加法和減法”為主題,向同學們分享自己大學四年的經歷。馮成學長指出,同學們對大學生活的適應非常重要,并以自己的經歷為例進行講述:剛進入華科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于是做了很多嘗試,但同時在學習方面他也沒有懈怠,專業排名始終名列前茅;在學習之外,他積極參加各類競賽,并加入了啟明學院的電工基地,這一路堅持下來十分不易,而這些經歷與經驗也都為后來的保研打下了堅實基礎。
馮成學長指出,做加法豐富自身經歷的同時也應有所取舍與選擇,做好減法同樣重要。“在這三年過程中我一直都在不斷地做加法,一直都在增加自己的經歷。”馮成學長說道,“但是到大三的時候發現,我不能每一件事都去做,必須選擇一個精通的方向。最重要的不是說這三年你都做了什么,而是三年之后你在選擇的那個方向上做了什么,你做的這個減法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學長明確選擇了走學術研究的道路,認真上好每一門專業課,并從中發現了自己最喜歡的方向,同時聯系了清華大學該方向的導師。
對大家普遍存在的迷茫、時間安排、學期規劃問題,馮成學長給出了建議,“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可以多嘗試一下,多參加一些科創活動與學生活動,看看自己到底對哪里感興趣。找到興趣點之后再從那個方面著重努力,最后達到一個自己期望的結果。”
隨后,周斯琦學姐圍繞“如何在保研的獨木橋上找到自己的balance”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周斯琦學姐指出,首先大家要確定好自己的方向,到底是碩士還是博士。并給出了三個判斷標準供大家參考——學術興趣,學術能力,科研經歷。其中,最主要的是學術興趣。如果只有學術能力和科研經歷,沒有興趣的話,在讀博的過程中會感到非常痛苦。學姐建議大家以學術興趣為最主要的導向,在前兩年半不斷去完善學術能力和科研經歷。
對于保本專業還是跨專業保研的問題,學姐指出,保本專業,排名和英語能力是門檻。如果選擇專碩,前兩年要有比較多的校內、校外實習經歷;學碩則需要科研經歷,或者比賽和項目經歷。跨專業保研方面,學姐以管理學院為例。首先,專業排名和英語能力是門檻。相關專業經歷,例如雙學位同樣重要。第二是實習,審計是跨專業實習的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隨后,學姐大致介紹了外校保研的申請流程,分享了一院多項目、錯開報名、分檔報名、設置保底擋等申請技巧,申請后的筆試和面試看重專業能力和邏輯表達。同時學姐也提到,可以通過大創項目,加入老師課題組等方式豐富自身的科研經歷,體現自己的學術研究潛力;密切關注相關信息來源渠道,學會利用開放資源。
在活動現場,馮成學長和周斯琦學姐與同學們進行了多次討論與互動,進一步細致解答了同學們的疑問與困惑。會場氣氛活躍,同學們積極提問,踴躍發言,獲益匪淺。
據悉,“聽學長學姐說”是由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辦的系列分享活動,每期邀請優秀的學長學姐,通過分享其成長故事,引導低年級同學傳承我校的優良校風和學風,盡早樹立生涯規劃的理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樹立遠大抱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