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理工學院2019-2020學年青年博士引進公告
發布時間:2020-11-16 16:47:21
東莞理工學院是東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為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任名譽校長。學校于1990年籌辦,1992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變更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5月提前參加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以良好成績通過,2010年6月與清華大學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準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9月被確定為廣東省重點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2018年5月被確定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8年5月學校開設國內首個“楊振寧創新班”,2018年10月成立國際聯合研究生院,2018年11月,學校大學科技園入選 “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單位”。
學校已成功躋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陣”,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位列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第188位,比2018年的位次(第229位)提升了41位;在全國非“雙一流”大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73位;在中國理工類院校排行榜中位列第65位。
圍繞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奮斗目標,學校確立了人才強校戰略核心地位。近三年共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博士等530多人,包括雙聘、特聘院士9人,柔性引進院士2人(含外國院士1人),其他杰出人才1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現有 “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培養對象11人;實現東莞市“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計劃”“珠江學者”零的突破;大力加強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現已招收博士后94人。
學校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電子工程與智能化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生態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能源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法律與社會工作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粵臺科技產業學院、國際學院、中法聯合學院等二級教學機構。
2019年7月,學校成為全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東莞理工學院迎來了超常規發展的嶄新階段。我們以最誠摯的心,期待您加盟,共創美好未來!
一、招聘基本條件
1.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祖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2.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學風正派,身心健康;
3.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理論基礎扎實,能勝任本學科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工作;
4.原則上引進博士的第一學歷須為全日制本科,若是在國(境)外獲得的須為教育部承認并予以認證的大學本科;
5.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所學專業原則上應具有相關性;
6.原則上要求具備全日制(全脫產)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若是在國(境)外獲得的學歷學位須為教育部承認并予以認證的。
二、拔尖青年博士
(一)具體條件
1.年齡未滿30周歲,近5年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一區收錄(理工類)、SSCI二區及以上收錄(人文社科類)或學校認定的A類及以上重要期刊論文不少于2篇;
2.條件優秀者,年齡可適當放寬,但最高不滿32周歲。每超齡一年(含一年內),則近5年需要有其他的業績成果,詳細要求見附件1。
(二)享受待遇
1.拔尖博士自動納入學校的學科骨干人才培育計劃,享受相應的待遇;
2.安家補貼:10萬元;
3.購房補貼:博士畢業院校在上一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前200名的博士享受購房補貼50萬元;其余享受購房補貼40萬元;
4.科研啟動經費:入職后可申請科研啟動經費,理工科最高可達50萬元,人文社科最高可達20萬元。
三、優秀青年博士
(一)具體條件
1.年齡未滿30周歲。近5年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一區收錄(理工類)、SSCI二區及以上收錄(人文社科類)、或學校認定的A類及以上重要期刊論文不少于1篇;或近5年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二區收錄(理工類)、CSSCI學術期刊來源刊、集刊(人文社科類)或學校認定的B類重要期刊論文不少于3篇;
2.條件優秀者,年齡可適當放寬,最高不滿32周歲。每超齡一年(含一年內),則近5年需要有其他的業績成果,詳細要求見附件1。
(二)享受待遇
1.安家補貼:6萬元;
2.購房補貼:20萬元;
3.科研啟動經費:入職后可申請科研啟動經費,理工科最高可達30萬元,人文社科最高可達15萬元。
四、普通青年博士
(一)具體條件
年齡未滿35周歲,近5年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三區收錄或C類及以上重要期刊論文2篇及以上;對業績突出且具備高校副教授職稱的,年齡可適當放寬,理工類的可放寬至未滿38周歲,人文社科類的可放寬至未滿40周歲;對業績突出且具備高校教授職稱的,年齡可適當放寬,理工類的可放寬至未滿40周歲,人文社科類的可放寬至未滿45周歲。
(二)享受待遇
1.安家補貼:6萬元;
2.科研啟動經費:入職后可申請科研啟動經費,理工科最高可達20萬元,人文社科最高可達10萬元。
五、招聘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時間:分批次報名,各批次報名時間如下。
第一批次從即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
第二批次從2019年10月1日起至2019年10月31日止;
第三批次從2019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11月30日止;
第四批次從2019年12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
第五批次從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2月29日止;
第六批次從2020年3月1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止;
第七批次從2020年4月1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止;
第八批次從2020年5月1日起至2020年5月31日止;
第九批次從2020年6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止;
第十批次從2020年7月1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止;
第十一批次從2020年8月1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止;
第十二批次從2020年9月1日起至2020年9月30日止;
第十三批次從2020年10月1日起至2020年10月31日止;
第十四批次從2020年11月1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止。
2.報名方式:應聘者通過網上報名將應聘材料電子版發至各二級組織機構電子郵箱,同時抄送至人力資源處電子郵箱。報名時須提供《東莞理工學院青年博士報名登記表》、身份證、從本科到博士學歷學位、最高學歷學位驗證證書、職稱證書、主要業績成果(論文、專利、科研項目、獎勵等)、應聘者導師的推薦信及與應聘崗位相關的其他材料電子版。
(二)考核與考察
各二級組織機構組織考核與考察工作。考核主要以應聘者舉辦學術報告和問答交流的方式,專家組從教學的角度考察應聘者的內容組織、語言表達、方法及效果、職業形象和時間掌控等要素,從學術的角度考察應聘者的崗位匹配度、科研能力、學術水平、支撐學科發展和學術團隊建設能力、與社會經濟發展關聯度等要素。
考察主要從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能力素質、遵紀守法、工作或學習表現等情況,以及應聘資格條件的真實性進行考察。
各二級組織機構分批次向學校報送考核與考察相關材料。各批次上交材料的截止時間為次月15日前。
(三)確定擬聘人員
學校研究確定青年博士人選及類別。二級組織機構將相關結果(含未通過)通知應聘者。
(四)辦理后續手續
人力資源處按照有關要求辦理后續相關手續、簽訂聘用合同。
六、有關問題的說明
(一)應聘者報名時提供的有關材料必須真實、準確,且須與報名表中填寫的內容一致。入職前,應聘者的學歷、學位、職稱等須進行鑒定、登記。對有不符或弄虛作假的,可隨時展開調查,一經查實,將自動終止該應聘者的引進工作,簽訂的聘用合同自動作廢。
(二)錄用人員應按學校通知及時來校報到,逾期未來校工作者,取消聘用資格。其中:已畢業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在校長辦公會通過之日起三個月內到校工作,應屆畢業博士生要求在畢業后三個月內到校工作,特殊情況要延期的需報分管副校長審批同意,但最多延期不超過一個月。
(三)應屆畢業博士研究生必須提供已通過學位答辯并同意授予學位的證明材料,方可來校報到。
(四)引進青年博士的年齡計算以人才強校辦公會議通過的時間為準;業績成果以提交人才強校辦公會議時的應聘材料為準,發表的論文以正式出版為準。
(五)引進青年博士具備專業技術資格的,其崗位和工資待遇等問題按學校相關規定辦理。
(六)引進青年博士首個聘期一般為5年,聘期內科研任務按照學校文件執行。
七、聯系方式
(一)人力資源處
通訊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區大學路1號東莞理工學院人力資源處 郵政編碼:523808
聯系電話: 0769-22861078(袁老師、危老師)
電話服務時間: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00,法定節假日及寒暑假除外。
人力資源處郵箱:rsc@
學校網址:
(二)二級教學機構
機構 | 專業設置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郵箱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鐘老師 | 0769-22861220 | zp1@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物聯網工程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數學與統計學各專業 |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網絡工程 | 袁老師 | 0769-22862063 | zp15@ |
網絡空間安全 | ||||
軟件工程 | ||||
電子工程與智能化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鄺老師 | 0769-22861806 | zp2@ |
通信工程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自動化 |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
機器人 | ||||
智能制造 | ||||
生態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 | 胡老師 | 0769-22861233 | zp3@ |
土木工程 | ||||
建筑學 | ||||
工程管理 | ||||
化學工程與能源技術學院 | 應用化學 | 張老師 | 0769-22862038 | zp4@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
能源化學工程 |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謝老師 | 0769-22861122 | zp5@ |
工業設計 | ||||
工業工程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機械電子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金屬材料工程 | 盧老師 | 0769-22862032 | zp16@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劉老師 | 0769-23066901 | zp6@ |
會計學 | ||||
人力資源管理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經濟與金融 | ||||
投資學 | ||||
物流工程 | ||||
工業工程 | ||||
質量管理和工程 | ||||
文學與傳媒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鄧老師 | 0769-22861982 | zp7@ |
廣播電視學 | ||||
廣播電視編導 | ||||
英語 | ||||
日語 | ||||
文化產業管理 | ||||
法律與社會工作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 法學 | 李老師 | 0769-22680738 | zp8@ |
行政管理 | ||||
社會工作 | ||||
教育學院(師范學院) | 小學教育(數學) | 周老師 | 0769-22861262 | zp9@ |
音樂學(音樂教育)、音樂學(舞蹈) | ||||
漢語言文學(師范) |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黨史黨建(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馬克思主義哲學等相關學科 | 張老師 | 0769-22861623 | zp10@ |
粵臺科技產業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陳老師 | 0769-26623562 | zp11@ |
自動化 | ||||
機械設計制造 及其自動化 | ||||
工業設計 | ||||
經濟與金融 | ||||
國際學院 | 對外漢語 | 駱老師 | 0769-22261545 | zp12@ |
中法聯合學院 | 軟件工程 | 陳老師 | 0769-22682780 | zp13@ |
通信工程 | ||||
機械設計制造 及其自動化 | ||||
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 生態環境學科及相關學科領域 | 張老師 | 0769-22862965 0769-22863156 | zp17@ |
網絡安全與信息化辦公室(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 | 電子信息類/數學類專業 | 陳老師 | 0769-22861938 | net@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高等教育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及相關專業 | 姚老師 | 0769-22862005 | 20170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