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管于振軍做客第163期“喻見生涯”職業精英講堂
發布時間:2023-05-20 18:07:20
(通訊員:杜非凡)5月10日晚上7點,華中科技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辦的第163期“喻見生涯“職場精英講堂于線上舉行。“聘未來”創始人、前海信集團招聘總監、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管于振軍以“應屆畢業生求職面試實戰攻略”為主題,為同學們帶來精彩的講座。
主講人于振軍專注招聘面試領域12年,對大學生簡歷制作、面試輔導、職業規劃有深刻理解和輔導實戰經驗。他服務的客戶有國有四大行、地方商業銀行、國資平臺企業、地方國有企業、科創上市企業等各類企業。
首先,于老師從“求職就業,是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未來?”這一問題切入并展開闡述。針對很多畢業生做出的選擇,于老師指出同學們不能隨大流,看到別人在做什么我們就盲目跟風,大家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定義自己的生活。對于就業方向和選擇,于老師用六個問題層層剖析,通過自我詢問的方式,逐漸讓大家清晰自己的就業方向和選擇。
然后,對于就業趨勢,于老師認為,我們要像接受空氣中氧氣含量只有21%那樣自然,坦然面對就業市場的變化。與此同時,于老師針對當下就業的結構化調整做了具體分析,由此提出2023屆畢業生和2024屆畢業生面對這樣的變化需要做些什么。
其次,于老師介紹了無領導小組面試的相關內容。無領導小組是由5到10人臨時組建的小組,在沒有任何方面的指定安排下,小組內部圍繞既定話題展開討論、做出決策,以考察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方面。在小組面試中,于老師特別強調,入場及考場,面試官會通過觀察你的動作、神情、行為舉止來考核你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自信、大方、不卑不亢。
接著,于老師簡要談到了結構化面試的相關內容。于老師表示在不同的行業的結構化面試差別非常大,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在接下來的交流互動環節中,來自社會學院的研一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她打算在一個小微企業實習,而之前沒有任何的實習經驗,想知道如何在短時間內理清適合自己的方向?
第二,她想知道國外的學生和國內的學生在面試表現中有何差異,如果是國內學生稍遜一點,應當如何改進?
于老師先回答了第二個問題,他回答,國外不同地域的留學生的競爭力是不同的,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的留學生競爭力較強。
對于第一個問題,于老師認為需要嘗試更多的崗位,提前規劃好實習內容,利用人際關系摸清工作流程,多溝通交流,并且帶有明確目標去實習,同時也建議去大廠實習,這樣可以得到更高效的實習收益,也可以更好地向下兼容。
據悉,“喻見生涯”職場精英講堂由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辦,至今已經舉辦163期,旨在通過邀請優秀用人單位的資深職場精英人士回校與學生面對面,引導學生進一步清晰自我認知,筑夢職業理想,從而實現“筑夢-注夢-助夢”的良性循環,助力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