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創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 2026屆校園招聘招聘簡章
發布時間:2025-10-17 12:13:56
杭州海創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
2026屆校園招聘招聘簡章
一、平臺介紹
杭州市余杭區海創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成立于2024年8月,是由浙江大學與杭州市余杭區共同支持建設的機器人領域重大科創平臺,由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朱世強教授擔任中心主任,與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行機制,中心目標是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創新。
在前沿科技創新方面,中心圍繞制約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強腦”和“強體”兩大技術瓶頸問題,主動布局了場景智能、靈巧手、仿人臂、通用智能移動平臺、人工肌肉等科研項目。在產業培育方面,中心采用“沿途下蛋”策略,大力推進技術成果轉化和機器人產業生態建設,形成了技術和產業雙輪驅動、雙翅同頻的良好發展模式。
成立以來,中心建立了由十五名院士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組建了一支近百名高水平全職科研隊伍,牽頭獲批工信部項目1項、參研省尖兵領雁項目6項,牽頭成立杭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共建省工程技術中心1個。中心重點打造的機器人“場景大腦”,已成功支撐陪伴、巡檢、康復、物流、娛樂等多領域應用開發,并研制出工業復合機器人、家庭陪伴機器人、機器人樂隊等代表性產品,相關成果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展出,獲得業界廣泛關注與認可,被央視等媒體多次專題報道。目前,中心已經培育“智無際、樂無際、創無際、靈無際、璇無際、學無際”等一批“無際系”創新企業,并引進孵化了31家機器人產業鏈企業落戶余杭,涵蓋核心零部件、傳感器、整機、系統集成等關鍵環節,目前已有十余家公司獲得社會資本融資,其中微分智飛已成長為估值12億元的準獨角獸企業,區域機器人產業生態初具規模。中心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深化產學研協同。與諾力股份共建具身智能物流機器人聯合實驗室,支撐企業轉型升級;與工業機器人鏈主企業埃夫特共建具身機器人聯合實驗室,推動工業機器人多場景應用;并與云深處、申昊科技、景業智能、省質科院、國科大杭高院等開展深度合作。同時,中心積極引入國家級機器人行業組織和機器人大賽,并成功在杭舉辦國內首個人形機器人技術博覽會,提升行業影響力。
下一步,中心將進一步依托浙江大學的人才技術優勢和杭州優越的創新環境,加快構建科研體系和產業體系深度融合的創新發展生態,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集聚高地,為實現“讓機器人更好服務人類”的愿景貢獻力量。
二、平臺優勢
1.強賦能的高校資源,強助力的政策護航:創新中心由浙江大學與杭州市共同支持建設,充分發揮高校與政府的優勢資源,打造成果轉化體系,保障可持續發展。
2.高水平的領軍人物,高質量的科研團隊:創新中心由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朱世強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組建了由十五名院士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和一套精干的運營班子;近百名科研人員平均年齡32歲,碩博學歷占比80%。
3.個性化的發展機制,專屬式的成長領航:創新中心通過創新創業伙伴機制、長效的培養晉升機制、個人技術精進機制、內部人才流動機制等舉措,為員工提供全方位發展成長機會。
4.多元化的薪酬體系,激勵型的回報機制:創新中心除設置年底雙薪、年度績效獎金、業績激勵、主任特別獎外,支持員工在孵化的產業公司內擔任職務并取酬持股,通過現金激勵、期權激勵、虛擬股權激勵充分回報貢獻價值。
5.全方位的生活保障,貼心式的日常關懷:創新中心提供五險一金、帶薪休假、用餐補貼、免費輕食茶飲、免費停車、免費體檢、節假日福利、人才公寓(符合條件)等,舉行豐富的團隊建設、文化技術交流活動,讓員工快樂工作、生活無憂。
三、招聘崗位
1.算法類: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師、深度強化學習算法工程師、大模型開發工程師、感知算法工程師、車輛運動規劃工程師、機器人運動控制工程師、機器視覺算法工程師等;
2.研發技術類:嵌入式軟件工程師、機器人硬件工程師、機械結構設計工程師、電子電氣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
3.職能類:運營專員、綜合行政專員等。
(以上崗位工作地點均為杭州市余杭區)
四、招聘對象
25、26屆校招應屆畢業生;所有崗位同步開放實習生招聘與社會招聘。
五、招聘流程
簡歷投遞-2至3輪面試-錄用審批-offer發放
六、投遞方式
PC端:
https://app.mokahr.com/campus-recruitment/zjurobot
移動端:

碼上投遞,或發送簡歷至郵箱:
(注明:崗位+姓名+學校)
聯系人:吳應琦
固話:0571-87252179
郵箱:wuyq@zjurobot.org.cn

